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技术 >

黄桃盆栽制作技术

2020-07-23 16:38技术 人已围观

简介【黄桃盆栽制作技术】黄桃大家都知道是一种食用水果,但您知道它的高观赏价值还可以制作成黄桃盆栽吗?下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黄桃盆栽的制作技术。...

1品种特性

黄桃又称黄肉桃,果实近圆形、较大,果肉淡黄、较硬,果皮金黄,外观艳丽,既可观赏又能食用和加工。品种较多,常见有“丰黄”、“连黄”、“罐5”、“金世纪”等,成熟期一般在8月上旬~9月下旬。

2小苗培育

黄桃常用嫁接法育苗,采用毛桃作砧木,根系发达,生长快,易成型。桃核在前年冬季进行层积沙藏后,春季播种,培育实生苗,秋季嫁接,砧木茎粗0.7cm左右。采用单芽腹接方法,操作方便又易成活。嫁接口要一刀削成,整齐平滑,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,用塑料薄膜绑紧、扎实。接后20d左右成活,这时将砧木从嫁接口上方1cm处剪去,至翌年春可长成20~30cm高的半成苗。

3培养土配制

培养土要营养丰富,通透性好。按园土4份、腐殖质土3份、炉渣或沙2份、腐熟厩肥加鸡鸭粪1份配制。为增强肥力,可加入少量复合肥,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和呋喃丹,杀虫灭菌。

4花盆选择

宜选用口径30~40cm、高25~35cm的泥瓦盆,因泥瓦盆质地疏松多孔,通透性好,适于根系生长发育,且价格低廉,较轻,使用方便。

5上盆栽植

5.1上盆时间宜在春季解冻至萌芽前上盆,南方一般在2~3月,此时桃树贮藏养分多,根系已开始生长,上盆后易发根成活。

5.2上盆方法先把苗木根系修理清楚,剪去长根和多余根,粗根伤口要剪平,以备上盆。在瓦盆底孔盖上2~3片碎瓦片,凸面朝上,避免漏土或阻塞,然后放入1/3培养土,栽入苗木。栽植时,一边放土,一边抖动苗木或摇动瓦盆,尽量使根系舒展并与盆土密接,根颈处用手压实。苗木栽植深度以刚盖过苗木原土面为宜,嫁接口要露出土面,培养土比盆沿要低3cm左右,以利浇灌,上盆后浇透水。

6上盆后管理

6.1缓苗为提高环境温度,加速缓苗、萌芽及生长,应将花盆放在背风向阳处。晴天每日浇一次水,阴天3日浇一次水,雨天可不浇,适度掌握,以盆土见湿即可。

6.2整形修剪盆栽黄桃树形很多,有三主枝开心形、多主枝分层形、双主枝鹿角形、单主枝弯曲形等,其中较常用的是三主枝开心形。可利用黄桃发枝多、生长快、一年多次生长的特性,使其当年成型。即上盆时在嫁接口上方10cm处修剪定干,使剪口下的侧芽萌发,然后在三个不同方位留三个芽,其余芽抹去。当新梢长到15cm时摘心,促生分枝,这样当年即可完成基本树形。第一次摘心后,上部两个新梢因具顶端优势生长较旺,影响了下部枝条的生长,为平衡树势,可用拉枝法把枝条角度拉大拉平,抑制其生长优势。对直立或背上的新梢可用扭梢法处理。翌年萌芽前进行春剪,对三大主枝留20cm短截,其余枝条各保留3~4组花芽短截。

6.3肥水管理盆栽黄桃结果量大,挂果时间长,消耗养分多,仅靠有限的盆土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,因此要及时追肥和浇水。

6.3.1追肥。对生长旺盛的未结果或少结果盆桃应少施氮肥,生长前期有机液肥的施用次数也应适当减少,一般15d左右追1次;结果盆桃开花前后是集中需肥期,除浇施有机液肥外,应追施0.2%~0.3%无机氮肥,花前、花后各一次。硬核期至果实膨大期对肥料需求较多,特别需要补充钾肥,每7~10d追施一次有机液肥,并在液肥中加少量钾肥,施后浇水;对结果较多、生长较弱的盆桃,生长季节应补追氮肥,促进营养生长和果实发育。

6.3.2浇水。黄桃生长季需水量较大,而根系好氧、不耐涝,因此在保证盆土疏松,盆内不积水的情况下,应保证供应充足水分。原则上是不干不浇,浇则浇透,夏季伏天,每天应浇1次透水,避免出现灼叶现象。但花期要保持适当干旱,以控制营养生长,促进座果。

6.4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为防止因授粉不良、营养不足等影响黄桃座果率,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保花保果,先保后疏。盛花期每周喷施0.2%磷酸二氢钾或硼砂一次,可明显提高座果率。对花量大、结果过多的树应进行疏花疏果,节省养分。一般冠幅50cm的一株盆桃留果量不宜超过10个,80~100cm冠幅的较大型树,留果数以20个左右为适。

6.5病虫害防治盆栽黄桃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桃穿孔病、蚜虫、桃小食心虫等。对真菌性穿孔病可在桃树发芽后喷2~3次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,效果良好;对细菌性穿孔病,可用农用链霉素50~100mg/L防治。蚜虫可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,或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。桃小食心虫,要注意5~6月雨后是越冬幼虫成批出土的关键时期,可据虫情适时喷施50%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,或2.5%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防治。

Tags:

本栏推荐

标签云

站点信息

  • 文章统计553篇文章
  • 标签管理标签云
  • 微信公众号: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